疫情緩和加上限聚令陸續放寬,在發展商重啟新盤下,4月份一手市場交投重上一千宗的水平,單月已相當於今年整個首季交投量的總和。當中有大型新盤幾近沽清,反映市場承接力強,5月份仍有大盤將緊接登場。
政府在4月份推出屯門大欖限呎地,並加入最細面積不可少於280平方呎的限制,原本這是政府的好意,希望市民居住面積可以大點。不過,在目前土地不足之時,很多人都未有機會擁有自己的物業,加上樓價仍然高企,加大面積只會造成部分人更難上車!這幅屯門住宅用地最終亦流標收場,相信是發展商計算成本時,考慮了不同因素的憂慮,最終出價相對保守,而遭當局收回。
筆者在地產代理行內逾三十年,期間見證了發展商不同的銷售方法及策略。在不同的年代,發展商有不同的演變,設計單位的面積需要迎合市場的需求,每個項目發展需時大約4至6年,有一些項目需時更為長久。過程中,發展商會觀察市場的需求,從而配合設計單位面積的大小。
筆者亦見證過發展商在過程中更改單位面積的情況,主要是迎合市場需要,否則定位錯誤就會造成銷售困難。近年,市場確實湧現了很多納米單位,原因當然是有市場或將貨就價,令到市民更容易上車。當沒有需求的時候,這些納米單位就會滯銷,其實政府不用太過刻意作出限制,如此只會適得其反,將一些原本剛剛有能力入市的買家拒諸門外,令上車夢碎。
資料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HOUSE101.com.hk
▲ HOUSE101 香港網上搵樓放盤平台

▲ APS101 全新地產代理工作系統

今時今日身處香港這個活力之都,實在讓人忙得透不過氣… 與你談討居家生活、提供置業貼士、講盡全城熱話。尋覓置愛?由這裡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