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內地一些統計,和地產有關連的行業多達數百個類別,例如律師行、會計師行、財務、工程、裝修,以至傢俬、電器、家庭用品的生產與零售等,多不勝數。在香港,地產業與不同行業的關聯性,其實也大同小異。所以,如果地產市道差,就會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生意。此外,政府賣地收入減少,樓宇的印花稅收入減少,庫房見紅,被逼緊縮,也會有很多人受影響,經濟自然也難獨善其身。當大家都減少消費,甚至不願消費,這樣的惡性循環下,香港經濟又怎能恢復生氣呢?
一些有意在未來置業的人,又或者是一些從來不打算上車的人,都會希望這一刻樓價繼續下跌,之後入市的成本也可減少。但在另一邊廂,在香港持有物業的,單計私人住宅就有128萬戶,這些擁有物業的家庭或個人,當然不希望樓價下跌,無論是實質上蝕了錢,還是帳面貶值都好,都難免會影響心情,同時也在打擊消費意欲,形成另一種惡性循環。
香港人和全球很多華人一樣,都喜歡置業,擁有自己的物業既不用捱貴租,而在樓市健康發展的時候,樓宇的價值可以長時間地增長;而在低息環境之下,樓宇也確實是非常好的投資產品。
或許有人會覺得供樓時間很長,但其實交租也是「無止境」。很多業主置業後一直自住,按時供款,不知不覺間就已經供滿,而這個物業的總價值,就完完全全是自己的資產。所以,除了不用交租,變相也是個儲蓄增值的方法,這個也是香港人普遍喜歡置業的原因。
這幾年資訊科技的發展愈來愈急速,加上人工智能的輔助,愈來愈多人可以在家工作(WFH),就算是管理層員工,也可以遙距指揮團隊的工作,這種情況在疫情後變得普及,對大型辦公室樓面的需求無可避免地減少。相反,這種工作模式上的改變,則會令人更加在意住屋的環境,畢竟經常在家工作,要求的空間不能夠過於狹窄,免得身心舒展都受到影響;同時,家居附近的生活配套也會比以前講究;漸漸地,置業、換樓等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。另一方面,近年香港引入很多外來人才,這些人才無論租也好,買賣也好,都必定有居住的剛性需求。所以,當樓價逐步回穩,各類不同的客源必定會大舉入市,樓價止跌回穩是必然的。
當樓價穩定、樓市恢復活躍的時候,很多相關行業的生意亦隨之而增加,這種百業復甦的現象,對香港經濟必定有積極作用。
======
資料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HOUSE101.com.hk
▲ HOUSE101 香港網上搵樓放盤平台

▲ APS101 全新地產代理工作系統

今時今日身處香港這個活力之都,實在讓人忙得透不過氣… 與你談討居家生活、提供置業貼士、講盡全城熱話。尋覓置愛?由這裡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