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分‧湯水】中醫話:甜點+湯水+蔬菜 去濕兼防傷風感冒

剛踏入春分,在二十四氣節中春分時節天氣慢慢轉暖,雨水相對增多,而且空氣非常潮濕。「濕」除室外環境,身體的「濕」影響更大,包括身體困倦乏力、頭身重墜、提不起神、食慾不振、大便不成形等,也就是中醫常說的「濕症」表現。因此,去濕食療及湯水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
天氣陰翳濕熱,時晴時雨,相對濕度徘徊在90%以上,令傷風咳嗽、猩紅熱、腸胃炎及肝炎等疾病肆虐。大家想增強抵抗力,除可保持恆常運動的習慣,「三多三少」的飲食原則,亦有效預防春天疾病

五味入五臟 辛入肺甜入脾

春天的飲食原則是「三多三少」,三多包括多甜、多水份(例如:湯水及水果等)、多蔬菜。三少包括少酸、少油膩(例如:煎炸食物)、少生冷(例如:魚生沙律)。為何春天宜多吃甜食?原來甜食在五行中屬土,而春天及夏天分別屬木及屬火。如果日常飲食中多添一點甜食,便可達至「土生木」及「木生火」等五行相生的效果,有助身體機能平衡

另外,中國醫學著作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中,第二十三篇文章《 宣明五氣篇 》中記載,食物分為酸、辛、苦、鹹、甜五味。五味對應五臟,包括「酸入肝」、「辛入肺」、「苦入心」、「鹹入腎」、「甜入脾」。中醫認為,酸味可促進食慾,具健脾開胃作用。然而,進食過量酸味食物反而影響脾胃,不僅增加腸胃不適機會,更可能引致消化功能紊亂。

春夏交替時,如在飲食上加入輕微辛辣食物,其實有助袪濕驅風。以下7款時令湯水,男女老幼皆宜,而且可以飲足一星期七天,絕不乏味。

時令湯水推介:

1)胡椒豬肚湯:具溫中健脾功效,尤其適合胃寒人士。

2)胡椒根煲水蛇:有效治療風寒型風濕關節炎、類風濕關節炎及中風後半身不遂。

3)扁豆赤小豆淮山薏米茨實煲瘦肉:可選豬(月展)或鰂魚,均具健脾袪濕功效。

4)皮蛋芫茜魚片湯:對風寒外感、食慾不振及消化不良有幫助。

5)白蘿蔔煲鰂魚:開胃消滯之餘,亦有效增強抵抗力。

6)雞骨草煲豬橫脷:藥性平和,有健脾胃、助消化及解渴功用。

7)夏枯草紅蘿蔔煲鰂魚:可清肝熱之餘,亦有退黃疸療效。

資料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
HOUSE101.com.hk


▲ HOUSE101 香港網上搵樓放盤平台


▲ APS101 全新地產代理工作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