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當新冠疫情漸緩的時候,市民大眾及做生意的,無不期待中港兩地可以恢復通關;但事隔兩年,香港人常掛在口邊的卻是北上消費令香港「冇運行」。內地的高性價比,以及提升了的服務質素,確實構成了很大的競爭,香港不少零售、消費或相關的行業都叫苦連天,但香港這真的從此就「冇運行」嗎?現實似乎並非如此簡單。
互聯網時代資訊發達,大家都容易接觸到各項消費資訊及市場狀況,而中港兩地的運輸及交通配套措施非常便利,縮短了兩地的距離,令香港人及內地人更容易往返兩地。要留意這種便利這是雙向的,香港人容易北上時,內地人到香港一遊亦同樣十分方便快捷。
內地政府近期逐步放寬內地來港的措施,日前就再新增了8個港澳自由行城市,而近期亦延長了持商務簽注赴港的人士在港逗留期限至14天,以及擴展人才簽注的適用範圍至北京和上海。
筆者認為,這些放寬措施對香港市道不但可以帶來好處,而且威力之大將漸漸浮現出來。內地人來港的逗留時間加長,對香港的旅遊、零售消費等,當然一定有幫助,而他們打算來港投資房地產時,亦可以有更多時間考察和做買賣決定。
內地不論資金或人力的資源豐厚,而且不斷進步中。這對於香港的發展其實亦有幫助,問題只在於香港人是否可以跟得上變化。
經常說「市道唔掂」的生意人,其實很難可以進步,生意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也是意料中事,皆因他們的精神都花去抱怨,沒有想辦法去解決生意上的難題。相反,能夠認清市場形勢,努力去適應及變化的生意人,就可以逆流而上,在危機中找到商機。
香港的優勢仍然存在,只要我們懂得「借力打力」,借用內地的資源運用在工作及生意之上,內地的「平靚正」無疑構成競爭,但也是我們可以運用的好工具,減低香港的成本,對我們做生意一定有幫助。
中港兩地1小時的生活圈,是內地對香港的一種便利政策,這些改變並非只是一面倒削弱香港競爭力的「零和」遊戲。其實凡事都有兩面,只要香港人懂得運用資源及作出轉變,這政策反而可以加強香港人的「搵食指數」,能夠時刻反省自己、做好服務、提升專業,就可迎難而上,反敗為勝。
資料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HOUSE101.com.hk
▲ HOUSE101 香港網上搵樓放盤平台

▲ APS101 全新地產代理工作系統

今時今日身處香港這個活力之都,實在讓人忙得透不過氣… 與你談討居家生活、提供置業貼士、講盡全城熱話。尋覓置愛?由這裡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