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下住宅樓價企穩, 培新集團總監吳美綺指,住宅始終有基本需要,為各項物業中價格最穩健,而集團今年斥逾10億元購地盤,她指傳統豪宅地段極罕有,故值得投資。
本港住宅價在疫下仍然向上,吳美綺分析,住宅樓價上升並非本港獨有,「全球住宅價格普遍向上,租金連倫敦也有升幅,住宅最穩陣,可謂疫情下不二之選。」她指,住宅始終要住的需求,令用家及投資者把資金投向住宅市場。本港住宅樓市,她謂今年樓價及成交量,比起2019年還要理想,「一二手表現均理想,樓價明年也難跌,升多少要視乎疫情轉變。」
對於政府將打造北部都會區增加供應,她謂令樓市更健康,「很多市民的人工加幅追不上樓價升幅,增加供應至少可令樓價升幅緩和。」不少人認為,北部發展區需時,供應難在十年、八年內出現,她則認為只要簡化程序,供應可提早。「涉及補地價等,若加快速度及簡化程序,如參考工業標準補地價金額,可縮短一至兩年時間, 新供應可能早數年便可發售。」
主力收購舊樓 增加土儲
培新過往不時與本地大型發展商合作,吳美綺指,近年政府推出土地涉及銀碼較大,不易參與,故主力集中於收購舊樓市場,對於政府或會降低強拍門檻至7成,她謂可略為加快重建。
市區地皮難求,她謂連政府推出的傳統豪宅段地皮也甚少,故需從私人市場入手。今年培新大手入市,斥12.4億元購入大坑道雅居,呎價高達6.9萬元。據悉,是次項目獲多路財團競投,成交價亦高於市價;她則指地皮非常獨特,「第一,港島區地勢平坦,地盤面積更達1萬呎,非常難得。第二是交通位置理想,前往中環及銅鑼灣亦很快,四通八達, 加上可享維港景,可作低密度發展,實在可遇不可求,故以較高價投得亦是合理。」初步設計上,她指將重建成多個特色單位,包括複式、花園式等,項目3至4年後才面世。
疫情對商業衝擊較大,吳美綺稱,封關下影響最大為商廈及街舖,租金大幅調整,「買賣價反而回調不多,因業主不願減價,息口低持貨力強,不會平賣。」她預計,不論甲廈及舖位租金跌勢已喘定。
零旅客下酒店生意難免淡靜,集團位於尖沙咀赫德道酒店項目去年4月停業,並進行大翻新,酒店定位及主題亦更改,將換上全新品牌,明年尾可望開業。酒店涉及324間房,翻新費達1億元。
商舖方面,她指集團旗下上水匯商場在疫下出租率達百分百,呎租水平約50至100元,並指餐廳比例漸增加,「疫下零售確實麻麻,目前僅餐飲增長較理想。事實上,很多大型商場在租戶比例上,食肆以往僅佔3成,現在不斷增加。」
資料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
▲ HOUSE101 香港網上搵樓放盤平台

▲ APS101 全新地產代理工作系統

今時今日身處香港這個活力之都,實在讓人忙得透不過氣… 與你談討居家生活、提供置業貼士、講盡全城熱話。尋覓置愛?由這裡開始!